|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李维,杨拴盈,李恩孝,等.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评价重组人腺病毒P53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研究[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6,(06):0.
点击复制

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评价重组人腺病毒P53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研究(PDF)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6年06期
页码:
0
栏目:
出版日期:
2016-1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李维杨拴盈李恩孝闫书印刘春红王丽李方方谢红
Author(s):
-
关键词:
支气管肺癌恶性浆膜腔积液重组人腺病毒P53注射液局部治疗
Keywords:
-
分类号:
-
DOI:
-
摘要:
目的 探讨浆膜腔内注射重组人腺病毒P53注射液(rAdP53)治疗晚期肺癌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长安医院等多家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临床确诊晚期肺癌合并恶性浆膜腔积液患者107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56例浆膜腔内注射rAd-P53,Ⅱ组51例浆膜腔内注射顺铂和白介素-2,所有患者均可辅以放疗、化疗或靶向等全身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Ⅰ组病例中有43例有效,有效率为76.8%;Ⅱ组病例中有18例有效,有效率为35.3%。Ⅰ组有效率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Ⅰ组比Ⅱ组疗效好。I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发热30.4%(17/56)、头痛3.6%(2/56)、恶心1.8%(1/56)、白细胞减少0%(0/56)、肝功能异常7.1%(4/56),Ⅱ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发热11.8%(6/51)、头痛5.9%(3/51)、恶心11.8%(6/51)、白细胞减少7.8%(4/51)、肝功能异常15.7%(8/51),比较Ⅰ组和Ⅱ组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热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头痛、恶心、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浆膜腔内注射rAd-P53治疗晚期肺癌恶性浆膜腔积液是一种有效、副作用极少的治疗方法。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备注/Memo

备注/Memo:
-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