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胡明冬,李琦,贺斌峰,等.高原不同海拔暴露对肺通气功能及代偿能力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7,(01):0.
点击复制

高原不同海拔暴露对肺通气功能及代偿能力的影响(PDF)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ISSN:1006-6977/CN:61-1281/TN]

卷:
期数:
2017年01期
页码:
0
栏目:
出版日期:
2017-02-20

文章信息/Info

Title:
-
作者:
胡明冬李琦贺斌峰王丹刘刚徐静刘双林王关嵩黄岚徐剑铖
Author(s):
-
关键词:
急性低氧暴露肺通气功能6 min步行试验
Keywords:
-
分类号:
-
DOI: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暴露不同海拔的平原人群肺通气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潜在的机制。 方法 从急进高原的某部官兵中筛选出100例未出现急性高原病的受试者,对其在平原(300 m)、海拔3 700 m和4 100 m的高原地区分别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6 min步行试验和采集空腹血,利用ELISA检测血浆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内皮素-1(ET-1)的水平,连续监测法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对不同海拔高度受试者用力肺活量(FVC)和6 min行走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海拔3 700 m和4 200 m时受试者的FVC、6 min行走的距离显著低于在平原时(P<0.05),并且在4 200 m时受试者的FVC和6 min行走的距离较在3 700 m也显著降低(P<0.05);在4 200 m时受试者的FEV1、6 min步行试验后呼吸频显著高于在平原(300 m)时(P<0.05)。受试者在海拔300 m和3 700 m之间以及在海拔300 m和4 200 m之间FVC的改变量和6 min行走距离的该变量呈正相关。海拔3 700 m和4 200 m时受试者的ET-1显著高于在平原(300 m)时(P<0.05),并且在4 200 m时受试者的血浆ET-1水平较在3 700 m也显著升高(P<0.05);在4 200 m和3 700 m时受试者的HIF-1α水平和ACE活性著高于在平原(300 m)时(P<0.05)。结论 急性暴露高海拔的环境使肺通气功能下降,并伴随心肺代偿能力的下降,其可能是由于肺间质少量的液体储留所致。
Abstract: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备注/Memo

备注/Memo:
-
更新日期/Last Update: 2017-02-20